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全部
产品中心
联系姓名:
联系电话:
经营模式:
消费品 家居用品 个人护理用具

第十五年了中国食品界这次又有哪些新动向?

更新时间: 2024-05-10 来源:全部
产品详情

  打开新闻客户端,还在关心天下“大事”的你,是否知道舌尖上有发生了哪些“小事”?

  据国家统计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1月-6月,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累计完成主要经营业务收入42882.7亿元;实现总利润2870.7亿元。如今,全球饮食业的生存环境与竞争模式正发生深刻的转变,我国食品产业正思考怎么样从容应对“安全与健康”的双重主题。

  11月6日-8日,在青岛举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与会的2300多食品人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国内188所高校和53所科研单位和海外的21所高校,除此以外还有近百家企业的代表,都在此聚齐。

  听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怎么说:“年会是一次中国食品科技力量的集结,690篇论文提交,200多位专报告人的精彩报告,清晰地勾勒出2017年—2018年中国食品科技的发展动态。年会作为同行间交流与评价的舞台、科技奖励的高地、探索新课题、新发现的信息源,已成为食品人期待的一年一度的同行聚会。

  ”作为东道主的青岛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久军表示,青岛市食品企业正把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导航灯”,努力在供需结构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匹配和优化,获得升级发展的更大机遇。

  在全球最具容量和魅力的中国食品市场上,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就是,安全、健康与环保,这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新动能和价值增长点。要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则是提升食品科学技术水平去创新。

  消费市场在变:近年来,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升级在加速,从中低端向中高端优化;发展模式也从长期关注效益和价格向适应少量多元需求和价值竞争的提升。

  我国食品企业未来的竞争力既源于企业对科研的逐步积累,更源自企业对市场之间的竞争模式与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由此,科技与产业创新及对接特别的重要。在经历为期十年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治理和有效提升后,饮食业的使命应切实转向产业的创新与健康转型。

  孟素荷教授指出,不管是中国食品产业快速地发展阶段的“黄金30年”,还是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食品安全的风雨10年间,中国食品制造业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仍然稳健发展,重要的条件之一,是得到科技界坚定而有效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于实验室“0到1”的科学发现及1到100的产业化过程中的科技支撑。

  目前,我国有235所与食品相关的院校和100多科研单位,在历经数十年起伏、沉淀后,已形成重要积累,拥有较强实力。学科特色日渐清晰,专业优势已经显现。典型的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教授表示,发展食品科学与技术,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件大事。中国海洋大学经过9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已经在海洋和水产领域形成了比较显著的优势和鲜明特色。学校在逐步培育形成了海洋药物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大对海大来说新的学科。

  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又率先以“跳出窗外”的思维,启动对与营养学、生命科学、中医药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交叉研究,探讨中国传统食品的质构、功能和机理,用前瞻性的视角和活跃的科学实践,引领和创新中国食品产业的未来。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建设强大的中国食品制造业体系,将是我们几代人持之以恒的目标。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是一个深深的海洋,也是中国食品科技工作者海阔凭鱼跃,实现科学家梦想的大舞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陈坚教授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会上揭晓了2018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创新奖-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产品创新奖3个专项奖,共有32个项目获奖。

  其实,本次会上科技和产业界已经在行动。为期3天的会上,30余项活动精彩纷呈。营养健康、食品安全、新产品新技术、东方食品、海洋食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专题论坛,以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淀粉科学与谷物前沿技术对应行业科技需求的专题均成为本次会议热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中国食品产业的机遇与我们的使命”的报告受到代表广泛关注。他的新观点包括:中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实现中国食品产业现代化是食品界的历史使命;要坚定中华饮食文化自信,满怀信心、积极主动地研究探索中国传统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为中国食品走向世界夯实科学基础;要努力突破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瓶颈技术和核心装备难题,为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保驾护航。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做大会报告

  他说,中国食品产业的优势源于有悠久的饮食文化、最大的食品产业、最多的食品科学技术人员、最多的食品专业、最强的食品学科、最多的食品在校大学生,同时,还拥有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和全球化的机遇,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的机遇。研究食品要接地气,要到工厂、农村、民间探询食品科学技术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刘瑞海,通过对其实验室近20年的“全食品”膳食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热量缺乏的“隐性饥饿”,还是“过营养”的慢性病,均与饮食有关。

  据美国今年发布的数据,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排位最靠前的两大疾病。100年来,医学界发现了很多植物活性物质,现在这些研究还在延续,大多数都是从食物或植物中分离出膳食补充剂,希望能够通过它们来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但实际上效果并不如意。而通过对地中海饮食的跟踪,蔬菜水果、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多量的饮食,在经过4年后可发现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生率。由此,在食品营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认为,研究全食品理论,即是利用相加和交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全食品膳食,也就是平衡膳食,以生物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间相加和交互作用,形成可能的预防慢性病的一个主要机制。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薛长湖教授的报告中表示,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体积占生物圈95%,生物总量占地球生物总量87%,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我国水产品生产总量从1989年起连续位居世界第一,年产量超6900万吨,有很大利用空间。他以新型功能脂质与脂质组学,海参多糖与糖组学,海参皂苷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海洋活性肽与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案例,介绍了组学技术与海洋食品研究的进展。

  安琪生物集团董事长俞学锋认为,技术创新必须围绕企业使命和战略,即要有正确、适宜的企业使命和战略,来引领技术创新;离开企业使命、战略的技术创新,得不到企业呵护和支持;只有服务于企业使命、战略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创新活动产生乘法效应。

  第三届东方食品国际会议、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食品及分子营养国际论坛等都在三天的会议中进行。今后食今不昧会陆续向您传递重要信息,敬请关注。